7月3日至6日,贵州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举办2025年暑期学术夏令营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经济学院和应用经济学院来自西方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商务、税收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数字经济等多个专业的30余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积极参与,共同探索学术研究的魅力。


7月3日,夏令营在奇洋酒店三楼会议室举行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由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小成教授主持、院长时宏远教授致辞。时宏远在致辞中介绍,本次夏令营在招募阶段吸引了外校同学的关注,这是我校应用经济学科学术影响力得以彰显的体现,而约有十余名本科生参与到这次夏令营活动中也是本科生进行学术训练的好机会和夏令营的亮点之一。他强调,“科研是大学最本质的东西”,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学术氛围的营造,希望营员们积极交流思想,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术夏令营包含了学术讲座、论文分享交流和外出参观等环节。
7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程炼教授为营员们带来了精彩的首场讲座。程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写作与审稿经验,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深入剖析了经济与金融学论文写作投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及各个部分的写作要点。他寄语同学们以“幽默豁然、积极乐观、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学术与生活,为在场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二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吕冰洋教授以“即事穷理”为引,围绕“经济研究心得谈”这一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吕教授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从方法、数据、制度、规律等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财政经济研究的要点与心得。他特别强调,研究者应从学习、执行、创新三个维度不断锤炼自己的研究能力,以推动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


同日,学院邀请冯兰刚、李成刚、杨书波、卢光熙、雷正等硕士生导师以“学术论文写作”为主题召开学术交流研讨会。研讨会由副院长张小成教授主持,硕导和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各位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论文初撰的思路与经验,为营员们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发。

7月6日,学院特邀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刘莉亚教授进行线上讲座,讲座由贵州财经大学副校长李烨教授主持。李烨介绍了刘莉亚教授的学术成果,并对上海财经大学长期对我校的支持表示感谢。讲座中,刘教授从新一轮增量政策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金融领域中“互换便利工具(SFISF)”与“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创新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她指出,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敏锐的洞察力是高质量研究的关键所在,并鼓励营员们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讲座结束后,刘教授耐心解答了营员们提出的问题,并对他们的学术研究前景表示了充分的信心和期许。


夏令营期间,营员们还参观了贵州省博物馆。通过丰富的馆藏和生动的展示,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贵州这片土地上“六水绵长、山水相宜、人地结合、多族和谐、城乡和美”的千年发展历程,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


最后在夏令营闭营仪式上,本科及研究生营员代表分别发言,分享了参与此次夏令营的收获与感悟,表达了对未来学术活动的期待和憧憬。应用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朱红琼教授在闭营仪式上发表讲话,她充分肯定了营员们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精神,并勉励大家以更加进取的姿态投身科研事业,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最后,朱红琼书记为全体营员一一颁发了结营证书,并与大家合影留念。此次活动不仅为营员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